养殖水蛭的越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然越冬
当气温降至13℃以下时,水蛭会钻入潮湿疏松的靠水面的泥土中越冬,也有少数在水池淤泥中越冬。
在自然条件下,水蛭在气温低于10℃时通常躲在泥底下越冬,不再活动、吃食。可以在养殖池的上面和四面盖上干稻草或草帘子等,让它们在土中冬眠。
保温越冬
可以利用大棚、地热水、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保温增温。进入10月份以后,气温降至20℃以下时,即可移入塑料大棚内越冬。水蛭在棚内到12月份才停止生长,早春3月份即正常生长。
在池塘四周遮盖厚约5厘米的稻草、麦秸、树叶、草苫子或玉米秸秆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适合大面积商品水蛭养殖。
使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棚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使留种的水蛭正常生长和活动。待温度进一步升高即可交配、产卵茧。
日光温室越冬
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
建议
自然越冬适合小规模养殖或自然条件下养殖,管理简单,但需要注意防止冰冻。
保温越冬和 日光温室越冬适合大规模养殖,能够有效控制温度,保证水蛭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确保水蛭越冬环境的稳定和清洁,避免扰动和污染。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水蛭安全越冬,并为次年的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