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怎么养殖繁殖

予昇亲子 · 2025-01-08 13:29:12

甲鱼的养殖繁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繁殖前的准备

品种选择:选择长江流域野生的中华鳖为佳,避免使用杂交甲鱼或近亲繁殖的后代。

年龄与体重:亲鳖年龄应在5~7冬龄或以上,体重在2kg以上。

外观与健康检查:选择无伤无病、外形正常、皮肤光亮、背面体色为墨绿色的亲鳖。活动状态要活泼健壮、厚实、两眼有神、颈伸缩自如、行动敏捷。

养殖环境准备

水质管理:水质应清澈透明,无污染物,并保持适宜的pH值。水温保持在25~30℃,这是甲鱼繁殖的最佳温度范围。

栖息环境:在水中设置浮岛或水生植物,提供适宜的繁殖场所。同时,在池塘边建设砂土产卵场,与水面成30~45度角,有助于甲鱼找到食物并避免干扰。

放养密度与雌雄比例:放养密度根据亲鳖个体大小决定,一般每23平方米水面放养1只,每亩水面最多不超过400只。雌雄搭配比例以3:4为宜,避免雄性过多导致干扰雌性发情和交配。

繁殖管理

饲料管理:选择适宜的鱼类粉末、虾籽等高蛋白饲料,并根据甲鱼需求进行适量添加。投喂时间与频率:水温在18℃以上时开始投饵,每天1次;水温上升至28℃以上时,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和下午。投饵要固定位置,饵料离水面2~3厘米,夏季饵料台上要遮阳以防变质。

水质与日常管理

水质保持:亲鳖池的水质应保持清新活爽,水色呈淡褐色或淡绿色,透明度为30~40厘米。在亲鳖交配时不要换水,以免交配不成功。

日常管理:贯彻“四防”原则,即防病、防逃、防敌害、防盗。定期检查水质、清洁饲养环境,及时清除污染物和废弃物。

发情与交配:当春季水温上升到27℃以上时,鳖就开始在凌晨产卵。刚产的卵呈粉红色,几小时后动物极端位,端位点呈白色。卵体圆,表面光滑。产卵24小时后就可采卵。采卵时先扒开覆盖的沙子,然后用手轻轻取出鳖卵,并挑出一端呈白色的受精卵,做好产卵数量记录。

孵化

制作孵化箱:孵化箱的制作材料以松木为好,因其具有杀虫作用,受潮后既不易腐烂,又不滋生霉菌,不会影响孵化用砂的透气性和滤水性。孵化箱的尺寸通常为长80厘米、宽50厘米、前端高40厘米、后端高60厘米,上口成倾斜状,箱底打2-3个滤水孔,以利孵化时余水滤出箱外。

选择孵化介质:孵化用的砂质以纯河砂、纯中砂(砂径1.43-1.5毫米)效果最好,因其粗细均匀,透气性能好,可使孵化时的含水量、供氧、传热都较为均匀。选好的砂粒要经曝晒、煮沸或漂白粉消毒杀菌后才可以使用。

控制孵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甲鱼蛋孵化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之间,这是最佳的孵化温度范围。温度过低会延长孵化时间,甚至导致孵化失败;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甲鱼蛋死亡。

后续管理

饲料与饲养时间:甲鱼繁殖期间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以提高繁殖成功率。饲料可以选择适宜的鱼类粉末、虾籽等,并根据甲鱼的需求进行适量添加。饲养者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照顾甲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疾病防治:在放苗前,可用3%~5%食盐水浸洗5分钟,然后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当水温低于18°C时,可适当增加投喂量,以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甲鱼的养殖繁殖。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控制适宜的水温、提供充足的饲料和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管理,及时防治疾病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