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海虾的繁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环境准备
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和通讯便利且无噪音干扰的地方。
海水盐度常年保持在30~35‰。
设施设备
亲虾池:室内水泥池,正方形或长方形,半埋式,池底设有排水孔及集苗槽,面积25~35m²,池深0.8~1.2m。
孵化池:室内水泥池,长方形,半埋式,池底设有排水孔及集苗槽,面积20~25m²,池深1.0~1.2m,总面积应为亲虾池的15%~25%。
育苗池:室内水泥池,长方形,半埋式,池底设有排水孔及集苗槽,面积20~25m²,池深1.4~1.6m。
亲本培育及孵化
亲虾选择:从经检测不带特定病原的不同群体中挑选体格健壮、性状优良的个体作为亲虾。要求外壳色泽光亮,肌肉呈透明状、结实,活力强,各肢节完整,无病灶。个体体重40g以上,体长15cm以上。
亲虾促熟:雌、雄虾分池培育,雌虾放养密度为8~10尾/m²,雄虾放养密度为6~8尾/m²。水温控制在27℃~29℃,水深0.6~0.8m,气石排布于亲虾池正中央和四周池壁,强烈充气,使池水溶氧量达5mg/L以上。保持弱光条件。饵料以鲜活牡蛎、鱿鱼、星虫为主,投喂前以60~100mg/L的10%聚维酮碘溶液浸浴15~20分钟,日投喂量占亲虾总重量的12%~16%(以鲜重计)。每天换水40%~60%,吸污1~2次。
交配:日落前2~3小时,挑选性腺饱满、成熟的雌虾入雄虾池内交配。
繁殖过程
挑选种虾:选择生长3-4个月,体长达到1.5cm以上的公虾和体长达到1.8cm以上的母虾作为种虾。
准备繁殖缸:在缸底铺一层1-2cm的虾泥,种一些水草,并倒入水温在24℃、PH在7.2-7.5之间的水。每3天左右换掉一半的水,开缸20天后,可以放入种虾,公母比为1:4。
自然交配:将选好的种虾放到新缸里面,公虾和母虾的比例要控制在1:4左右。在缸中养殖一段时间后,公虾和母虾就可以自然交配繁殖。母虾在交配之后就会抱卵。抱卵后再经过18-25天的时间,就可以生出小虾。
幼虾培育
抱卵虾管理:抱卵虾放养密度高,水质极简单恶化,所以要准时清理剩饵、死虾,加大换水或配备循环水处理装置。保持光照灰暗,有助于产卵。水位和水流控制在水泥池的水深度普通控制在30-50厘米,不要频繁换水,以保证良好的水质。
人工孵化:如果在卵孵化过程中母虾蜕壳或死亡,需要进行人工孵化。将未孵化的卵放在有水流的地方,温度控制在26-28℃,以提高孵化速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海虾的人工繁殖。在整个繁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温度控制、饲料投喂和亲虾选择等环节都非常重要,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