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貉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饲料条件
貉子的饲料应来源广泛、容易获得、方便运输且质量好、价格低廉。重点要安排好动物性饲料的来源,如鱼粉、肉等。
自然条件
貉场应建在高爽、向阳、通风、干燥、易于排水的地方,水源必须充足清洁,以人可食用水为好。
社会环境条件
貉场应选在公路、铁路、水域等运输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环境要安静。貉场要与畜牧场和居民区保持500--1000米的距离,以保证夏天阴凉防暑,冬季背风防寒。
选种
挑选身强体壮、没有受伤和患疾病、纯度高的种貉。优质的种貉反抗力强、容易养殖、病死率较低。选择种貉时,不应挑选食毛和器官不全的劣质种貉。
饲料种类与配比
不同阶段喂养不同饲料,初养户可以选择自己调配饲料,养殖户则应选择整洁卫生的全价饲料。可选用玉米、鱼粉作为饲料,还可搭配肉食性饲料如小鱼、小虾等。
打皮
适当的时机和手法进行打皮,有利于避开劣质皮。打皮时应避免因手法不当造成皮有缺口或划口,这会减低貉子的经济价值。
疾病防治
定期对貉子注射疫苗,遵循提前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貉子腹泻、感冒等生理疾病以及生长发育不良的应急计划,针对病貉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貉子。
环境卫生与安静
定期定时清理和打扫窝箱,及时清除貉的剩食、粪便。食盆每次用完应及时清洗备用,饮用水要及时更换,保持清洁。在配种期和产仔期,要特别注意保持貉场安静。
供水
供水量应根据貉的生理状态、季节和饲料特点而定。高温季节需水量大,饮水不要间断;幼龄貉处于生长发育旺期,需水量高于成年貉;妊娠母貉的需水量也比平时增加很多;母貉产前产后易产生口渴感,饮水不足易发生叼仔、吃仔现象,因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调换日粮
饲料种改变时,新换的饲料量要逐渐增加,被替换的饲料用量应逐渐减少,使貉的消化系统逐渐适应新的饲料。否则,饲料突然改变易引起胃肠病,使貉食欲下降影响生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貉子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