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红薯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畦、疏松、透气性好、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土壤或壤土。
提前一个月深耕翻晒,在种植薯苗前一个星期,再一次精细整地,每亩撒入腐熟农家肥1.5吨,把农家肥和泥土用农机翻打均匀。
做成垄畦地块,垄宽50厘米,垄与垄之间距离留行人道宽60厘米,沟深30厘米。
薯种选择与育苗
选择无病虫害、无损伤、强壮带有幼芽的薯种。
选择一块无细菌、无病虫害的地块,要求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土壤,开好条沟,把薯种栽入沟内排好,每隔15厘米栽一个薯种,再覆盖细土,浇水至土壤湿润。
覆盖拱形的地膜,大约一个星期后,红薯就会发芽出苗,当薯苗生长至5厘米高后适当提供氮肥和水分,注意幼苗时所需要的养份非常之少,使用过多会造成肥害。
每50平方育苗面积,大约使用尿素3斤兑水施浇,每个星期浇一次,育苗期间温度回升至16℃以上,可以去掉拱膜,大约一个月薯苗生长长达到40厘米高,这时可以起苗扦插定植了。
选苗定植
选择强壮的薯苗,起苗时最好不更伤到根部,把下4节的薯叶剪掉。
栽入提前整好的地中,保持适当的株行距,一般行距为60-8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每亩种植2000-3000株左右。
田间管理
浇水:种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薯块烂熟。
施肥:在红薯生长的不同阶段,应根据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追施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合理轮作、深耕灭茬、选用抗病品种等农业防治措施;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在必要时,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其他管理
覆盖地膜:刚种下的红薯需覆盖一层地膜,待红薯出苗后即可将地膜揭开,并追肥一次。
保持湿度: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度,可以利用有机材料如草木灰或干草覆盖土壤,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宝鸡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建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并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以确保红薯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