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鱼(通常指的是石斑鱼)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苗种繁育
繁殖设施:
产卵池:室内水泥池面积35~45平方米,水深1.5~1.8米;大型水泥池或高位池面积100~1000平方米,以圆形或八角形为佳。
育苗池:室内工厂化育苗池面积1000~3000平方米,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可调;室外大型水泥池育苗池面积100~200平方米,水深1.5~2.0米,加盖保温棚或遮阳棚;高位池育苗池面积600~3000平方米,水深1.5~2.5米,加盖保温棚或遮阳棚。
亲本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和无畸形的成鱼作为亲本,来源以人工养殖群体为主,适时补充海区捕捞个体。
亲本培育:在海上网箱、室内(外)水泥池或高位池进行,培育密度一般不高于3kg/立方米。繁殖季节前3个月进行营养强化,每日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体重的5%左右,饵料中可补充维生素及鱼肝油等营养物质。
人工催产:在繁殖季节,挑选腹部膨大松软的雌鱼进行促熟催产,使用鲤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A)等激素,催产后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挤卵挤精以干导法进行人工授精。
受精卵的收集和处理:将受精卵轻轻搅拌后静置5~8分钟,用80目筛绢网制作成的小抄网捞取上浮的受精卵,清水冲洗后直接移入育苗池孵化。
受精卵孵化:具体孵化条件和方法未详细描述。
养殖
苗种培育技术:
鱼苗地要求:土池或室外水泥池,单池面积50-100立方米,水深1-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
鱼苗放养: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立方米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投喂:鱼苗下池初期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需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洁。
病害防治:淡水石斑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罗非鱼、鲫鱼池塘中的小鱼苗,达到优质高效的养殖效果。
收获与销售
石美人鱼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在养殖半年左右就可以达到上市规格。收获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活力强的鱼进行销售。
以上是石化鱼养殖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具体养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