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牛肉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调整产犊季节
建议在12月至1月或4月至10月进行产犊,这样犊牛断奶后即进入青草期,避免掉膘,并且肉牛育肥只经历一个枯草期,生长快,育肥期短。
选择育肥模式
晚上及雨雪天进行圈养补饲,以提高肉牛生长速度,缩短育肥期。
利用当地优质放牧资源,在天气晴好的白天进行放牧,减少饲料成本。白天放牧晚上补饲,制定补饲方案,青草期补饲晴好白天实行全天放牧,雨雪天及晚上归牧后补喂足量饲草料。一般育肥前期以青粗料为主,育肥后期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枯草期补饲放牧前给肉牛补喂少量干草后再放牧,减少腹泻、青草胀等消化代谢病;晚上归牧一段时间后,再给肉牛补料(其中精料1-2kg),让其吃饱后休息。出栏前补饲在18-24月龄出栏前,进行3-6个月的短期圈养强度育肥,在优质粗饲料的基础上,补喂足量精饲料,以促进肉牛迅速增重。
选择牛种
可以选择杂交牛,综合不同品种牛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优质牛肉。若无杂交牛,可选3-8岁、体重250公斤、膘情中等、健康无病的本地阉牛进行短期育肥。
饲喂技术
喂杂交牛:综合了不同品种牛的优良性状,养牛网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优质牛肉。若无杂交牛,可选3-8岁、体重250公斤、膘情中等、健康无病的本地阉牛进行短期育肥。
饲喂氮化草:用经过氨化技术处理的草喂牛,能提高营养转化率,增强适口性,降低生产成本。氨化草的制作按100公斤草、3公斤尿素和40公斤水的比例,在氨化室进行密封处理即可。氨化好的秸秆要在天晴的时转移到露天场地不断翻动放氨,等无氨味后堆积在室内备用。饲喂氨化草要有7-10天的过渡期,牛的正常采食量一般占体重的2%,每天喂3次。
补喂:混合料的参考配方:玉米60%,菜籽饼或棉籽饼37%,淀粉2%,盐1%。混合料按牛体量的1%喂给,每天分两次补料。
加喂:添加剂靠科学养牛,向技术要肉是发展肉牛业、养牛网提高养牛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是埋植增重剂技术,可以增加牛肉产量,提高饲料报酬率,饲养育肥公牛可随时埋植,以阉牛的效果最好,可间隔100天重复埋植1次。
精喂细管:在饲喂氨化饲草的过渡期驱虫,可按牛每公斤体重内服丙硫咪唑30毫克,然后进行健胃。育肥阶段,在有青草的季节放牧1-2个月,后期要求不少于1个月的舍饲,利用高精料日粮催肥。拌料要求先将料拌湿,1小时后再与草拌均匀,另外必须饮用清洁水,每天两次。牛栏要经常除湿垫干,保持干燥清洁。
草料选择
以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优质青干草少的情况下,可以在粗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精饲料来促进肉牛快速生长。冬季养肉牛需要温暖、卫生、干燥、不潮湿和空气新鲜的环境。牛虽有抵抗寒冷的能力,但消耗营养大,牛就要多吃料,用来维持自身需要和御寒,有剩余才能用于长肉,如果营养满足不了需要,还要动用牛自身储备的油脂,牛就要消瘦、失重,这样养牛很不经济,会大大提高饲养成本。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青草牛肉,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