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鲶鱼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选择优良鱼种
选择体质健壮、成熟度好的鱼苗,鱼种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大小尽量一致,以免互相残杀。
在鱼池消毒完毕放养鱼苗前一周开始培肥水质,可在水面上种植水浮莲,起到遮阴、防逃及调节水质的作用。
池水须经常更换,一般10~15天须换掉1/3池水,保持水质以黄绿色为宜。
科学投喂饵料
刚孵出的鱼苗完全靠自身的卵黄为营养,2天后开始投喂熟蛋黄或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生物。
随着鱼体不断长大,可投喂水蚤、蚊幼虫、水蚯蚓、蝇蛆及各种小家鱼苗,或喂些蚕蛹粉、猪血、人工幼苗配合饲料等。
投喂量以下次投饵前池中略有剩饵为宜,避免因投喂不足导致鱼苗间互相残食。
加强繁育管理
鲇鱼繁殖盛期在3~5月间,选择成熟度良好的雌、雄种鱼进行繁殖。
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生殖孔圆形红肿,肛门不凹入,用手指轻压腹部会有淡黄色卵粒排出。
雄鱼体型瘦长,下腹部较平坦,生殖孔狭小长,胸鳍通常较同体长雌鱼大,用手指轻压,成熟鱼会排出少量的白色精液。
采卵后,倒入已准备好的精子悬浮液,用羽毛搅拌,并加入干净的水将多余的精子洗去,完成授精。
强化疫病防控
病毒性烂鳍病:可用1万单位漂白粉药液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可用0.4万单位晶体敌百虫或0.6~0.7万单位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肠炎病:坚持不喂霉烂变质饲料,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05%~0.1%鲜蒜汁,并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土霉素粉20~100克,连喂5~7天。
黑体病:保持水质清洁,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用五倍子每立方米2~4克,每升30克生石灰水全池泼洒,隔天1次,泼洒2~3次即可。
气泡病:病鱼浮于水面,腹部朝天,腹内有一气泡,不能下沉。主要由于池中施放过多未发酵的有机肥料,或池中水质老化,水中蓝、绿藻类过多,在强光下使水中气体过于饱和,鱼误食气泡所致。池水透明度过小时,不宜放鱼苗;发病后迅速注入新水,并投以充足的活饵料,可使部分鱼苗排出气泡,恢复正常;每水深1米,用1.5~2公斤食盐对水后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养殖池的建造
选择水源干净无污染、便于换水、远离城市且交通便利的场所建池。
池塘修建的保水性要好一些,不要透水。
池塘里可种植一些不会蔓延的水草,提供栖息环境,但不要遮挡大面积水面。
进出水口覆盖网纱,防止其他动物进入和鱼逃脱。
四周要加高加固,设防护。
日常管理
定期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洁。
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根据鱼的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和饲料种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鲶鱼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