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斑鳜

教育圈视角 · 2025-01-08 19:03:08

斑鳠的养殖方法主要分为成鱼养殖和鱼苗养殖两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养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成鱼养殖

养殖准备

选址:养殖场应选在僻静但交通便利的地方,资源丰富。

养殖设施:需要搭建大棚或平房,养殖池面积根据饲养数量决定,一般每立方米可饲养1000到1500只斑鳠。

养殖笼:成虫采用笼养,每个养殖笼约0.4立方米,公母数量一致,底部铺15-20厘米厚的沙质壤土。

成虫养殖

饲料:主要以豆类和葫芦类植物的花为食,每天早晚各喂食一次。

环境控制:保持养殖笼内湿度在12%-15%,定期进行卫生清理。

幼虫养殖

养殖方式:通常采用山养,幼虫在9月份孵化,10月初放入山间养殖,若10月份未孵化则进行人工室内养殖。

湿度控制:养殖笼中湿度保持在12%-15%。

饲料:以蝗虫等昆虫为食,需避免使用农药。

鱼苗养殖

池塘准备

池塘条件: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水深2-2.5米,池底平坦不渗漏,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并配备增氧设备。

培肥水质:5月上旬过水后注入新水,并培肥水质,培育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苗种投放

清整池塘:上一年鱼种销售结束后,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进行冰冻、日晒,彻底消毒。

投放时间:一般春节前后投放主养鱼种,1个月后投放斑鳢鱼种,规格为50~100克/尾。

投放密度:每亩放养量30~40尾,混养密度一般为亩放养量30~40尾。

日常管理

防逃:斑鳢善跳跃,需防止逃走,特别是在饲料不足、暴雨天、进水、排水时。

饲料投喂:斑鳢属肉食性鱼类,投喂小鱼、小虾等鲜活饵料或人工配合饲料。

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消毒。

疾病防治

每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消毒,饲料鱼附近每星期用10×10^-6浓度漂白粉消毒一次。

注意事项

养殖密度: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疾病和管理困难。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源,监测水质指标,防止疾病的发生。

饲料管理:保证饲料新鲜,避免投喂变质饲料,定期清理残渣腐物。

疾病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定期消毒养殖设施,保持环境安静。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进行斑鳠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