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用药应当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对症用药
根据鱼病类型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盲目使用药物。例如,细菌性鱼病可以使用漂白粉或硫酸铜,而寄生虫病则可以使用敌百虫。
准确计量
根据水体体积、养殖对象总重量或日投饲量来准确计算用药量,避免用药不足或过量。用药量不足会影响治疗效果,而用药过量则可能导致鱼类中毒。
选择合适药物剂型
根据药物特性和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如全池泼洒、口服或涂抹等。例如,全池泼洒药物时应均匀分布,确保药物能够覆盖整个水体。
注意药物敏感性
不同鱼类对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使用药物前应了解养殖对象的耐药性和药物敏感性,避免使用禁用药物或对鱼类有害的药物。
合理混用药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时,可能会产生拮抗或协同作用。在没有充分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应避免随意混用药物,或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选择合适用药时间
应在晴天上午或下午进行药物泼洒,避免中午阳光直射时用药,因为气温越高,药物挥发越快,药效持续时间越短。阴雨天不宜用药,除非是能释放出氧气的药物。
药物泼洒技巧
全池泼洒药物时,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渐向下风处泼洒,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同时注意用药人的安全。
定期更换药物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可能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因此应定期更换药物品种,进行交替使用,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投喂内服药饵
投喂内服药饵时,应先投喂部分正常饲料,确保健康的鱼能够吃饱,然后再投喂带药饵的饲料,使病鱼能够摄食到药物。
药物储存与使用
溶解或配置药物的容器应使用塑料桶或木桶,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许多鱼药会与金属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遵守用药规范
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使用药物,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避免使用禁用药物。
建立用药记录
养殖户应建立完善的用药记录和追踪档案,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便于管理和追溯,同时也有助于休药期管理,确保水产品安全上市。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水产养殖用药,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