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雀儿的养殖方法如下:
育雏期
温度控制:雏鸟出壳后,前10天内温度应控制在35-37度,接下来10天温度控制在27度,一月左右时温度控制在25度,湿度控制在65%左右。
饲养密度:三周内的雏孔雀使用笼养,注意饲养笼的规格,保证每只雏孔雀都有充足的生长空间。随着雏孔雀的生长,饲养密度应逐步降低。
饲料与营养:雏鸟应自由采食青绿嫩草、蔬菜或新鲜牧草,并适时补充动物性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饮水要保证清洁,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水溶液。
防病驱虫:做好防病驱虫工作,定期检查雏鸟的健康状况。
育成期
饲养面积:育成室面积要适当,包括休息室和运动场,运动场要设立适量的栖架供孔雀栖息。
饲养密度:每群饲养不得超过20只,控制好饲料投放,以纯合颗粒料为主,青饲为辅,每天至少饲喂两次。
体重管理:注意观察孔雀体重,肉用孔雀在8个月左右,体重达到8斤左右时便可上市。
成年期
种孔雀比例:种孔雀的公母比例建议维持在1:3~1:4,种孔雀舍的面积控制在15平方米左右,运动场适当种植高杆树木用于遮阴。
饲料与营养:饲喂时要以定时定量为原则,保证饲养舍周围安静,做好清洁工作。产蛋期间应补充昆虫、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
环境管理:秋季换羽期可补充些火麻仁,以利于换羽。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日常管理
光照与通风:保证饲养舍有足够的光照,适当通风,避免高温和湿度大。
清洁卫生:每天要清理饲养笼和饮水器,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疾病防治:注意观察雀鸟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雀鸟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小春雀儿,确保其健康成长和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