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猴的养殖主要包括笼舍及环境设置、饲养管理等方面,具体如下:
笼舍及环境设置
黑叶猴为树栖性群居动物,且胆怯,因此笼舍应分为运动场和内室两部分。
运动场四周及顶封上铁网,长8m,高3.8m,宽4.5m,约9m²顶上设遮雨棚,方便黑叶猴在雨天活动。运动场外的四周种有高大树木,使运动场内大部分覆盖树荫。运动场内设置假树及纵横交错的铁链,供黑叶猴活动。
内室分为繁殖暗室(长3m,高3.2m,宽3m)和活动内室(长3.5m,高3.2m,宽3m),两室均设防寒木箱,供栖息及冬季防寒保暖用。活动内室还设置假树,并在离地面2m高处搭建一个栖架。
饲养管理
日粮组成:树叶(食部)占29%,瓜薯类占37%,精料占34%。每100g日粮中含粗蛋白10.97g,含热量0.9MJ。每天饲喂2次。
保暖措施:在气温低于10℃时,室内应启动保暖槽,保持局部温度在(18±2)℃。
饲养密度:根据黑叶猴的习性和饲养条件,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确保每只黑叶猴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健康管理:建立完整的谱系档案,做好保健工作,加强老龄黑叶猴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
其他注意事项
黑叶猴从野生到笼养,生活环境的变化需要逐渐适应,避免突然的环境变化导致其产生应激反应。
笼舍的设计应考虑到黑叶猴的生活习性,如树栖性动物需要足够的攀缘和休息空间。
定期对笼舍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为黑叶猴提供一个舒适且健康的生活环境,确保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