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羔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吃足初乳
羔羊出生后1-3日内必须吃足初乳,初乳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抗病作用。
哺喂常乳
羔羊在吃上3天初乳后,一直到断奶期间主要靠母乳为生。期间要加强哺乳母羊的补饲,确保羔羊获得足够的营养。
及早补饲
羔羊生后1周开始跟随母羊学吃嫩草和饲料,10日龄至15日龄后开始给予鲜嫩的青草和细软的优质干草、叶片等,并逐渐过渡到混合饲料。
同期发情处理
通过激素处理使母羊同期发情,有利于集中配种,提高繁殖效率和管理便捷性。
经济杂交
利用小尾寒羊的繁殖性能,与其他肉用羊品种进行经济杂交,以提高肥羔产量。
及时去势
育肥羔羊在1-3周内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和性情温和,便于育肥和管理。
早期断乳
在2月龄断奶育肥,不影响羔羊生长发育,有利于母羊提前配种,提高繁殖率和产肉量。
驱虫和疾病防控
定期进行驱虫,并在断奶和入秋时各驱虫一次。同时,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制度,保持环境整洁和消毒,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饲养管理
根据小尾寒羊的不同生理阶段,提供不同营养,实施阶段化精准饲养管理。注意观察羔羊的粪便情况,尽早训练吃草料,促进胃肠消化功能。
羊舍要求
羊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和充足光照,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未断奶羔羊应单间饲养,保持温度适宜,并提供充足的饮水。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尾寒羊羔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最终实现高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