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蚂蝗(水蛭)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养殖场所
养殖地点应选择排灌方便、背北面南、避风、阳光充足的地方。
池塘的深度一般在1米到1.2米之间,宽度约3米,长度根据场地大小而定。
池塘底部需用水泥灌浆,确保不漏水,对角设置进出水口,底部北边高、南边低,方便排灌。
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殖质的沙土填充,利于蚂蝗产卵。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清澈、无污染,水源充足且排灌方便。
定期换水,一般每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至1/2。
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既杀菌又增氧。
防止农药和化肥污染水源,水温过低的井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选择蚂蝗种
选择个体肥大、活动能力好、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受伤的蚂蝗种苗。
种苗数量根据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殖30-50条。
养殖池建设
养殖池可以是土池、砖池、水泥池或塑料薄膜池,根据养殖规模和条件选择。
池形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面积4-5平方米为宜。
进排水口需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布拦住,防止蚂蝗外逃。
防逃设施
在池塘四周设置围栏,如用尼龙网或铁丝网围起,高度至少0.5米以上。
饲料管理
蚂蝗的主要食物包括田螺、河蚌、动物血液等。
初期可在养殖场地均匀放置田螺、河蚌,并辅助一些血块喂养。
投喂量不宜过多,保持饲料的清洁卫生。
日常管理
控制好水质,禁止在进水口处使用农药、化工品。
保持水温适宜,夏季高温时采取遮阴措施,冬季采取保温措施。
定期检查围栏的完整性,采取措施驱赶或捕杀敌害如鱼类、水蛇、鸟类等。
发现病弱蚂蝗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繁殖管理
根据市场情况和养殖效益,合理安排捕捞和加工时间。
捕捞时应注意保护蚂蝗的完整性和活力,加工方法可选择晒干、烘干、冻干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蚂蝗,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