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养殖蜜蜂时,主要目标是保持蜂群的健康和减少能量消耗,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技巧:
室内越冬
入窖时间:通常在每年11月上旬,当水结冰、大地积雪之前。具体时间应根据气温和经验而定,晚入窖比早入窖好,以防止蜜蜂伤热。
入窖方法: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防蜂蜜结屏,并加强保温。
管理要点:地窖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4-6℃之间,需每隔几天通过通风口检查,并用缩小或放大通风管口的方法适当调整。防止伤热,可采取加强蜂箱晚入窖的方法,选天冷时入窖,轻搬蜂群,防止惊动生热,也可采取先入弱蜂后入强蜂的方法,入窖初期扩大巢门和气孔,换气降温。
背阴处越冬
向阳处的问题:昼夜温差大,蜜蜂常出巢空飞,落地冻僵,导致群势变弱。在背阴处因白天温度低,昼夜温差小,可以避免或减小这一弊病。
蜂箱遮阴:在晴暖天,蜂箱在背阴处也见不到光,可以避免空飞。
不包装越冬
在黄河下游地区,冬季最冷时一般是-10℃左右,蜂群完全可以裸箱越冬。当地很多蜂场不包装越冬,既省料省工又壮蜂。
全天盖塑料膜
覆盖方法:整个冬季昼夜用塑料膜盖蜂箱,并在蜂箱周围压牢,避免大风吹走,只在巢门前留蜂路供蜜蜂出入。这样盖膜,晴暖天中午阳光直射,膜下升温快,迫使蜂团散开。
培育适龄越冬蜂
适龄越冬蜂:没有参加过采集活动和进行过排泄飞行的工蜂。蜂群中适龄越冬蜂多,则越冬安全,饲料消耗少,来春群势发展快;反之,则越冬困难,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缓慢。
贮备越冬饲料
选留封盖蜜脾:秋季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因为越冬前临时喂给蜜汁或糖浆会增加蜜蜂工作负担,如蜜脾来不及封盖,冬季容易变质,造成蜜蜂下痢。
治螨防病
秋季治螨:秋季蜂群子脾迅速减少,而蜂螨的数量却大量增加,为了保证蜂群安全越冬,治螨应在培育越冬蜂前开始。治螨时可将封盖子脾调入别群,封盖子脾出房后,进行同样的熏治。
调整群势
强群和中等群:越冬蜂群强群要求达到7~8框蜂以上,中等群也要有5~6蜂;只有3~4框蜂的蜂群一般两群合并为一群,将其中一群的蜂王储备起来,或是将两个弱群同箱越冬(双王群越冬)。
释放蜂王
适时释放:至11月上旬蜂王已被囚禁1个多月,应适时将它们从王笼中放出,以保证蜂王过冬安全。
选择越冬场所
越冬场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干燥、安静、无牲畜干扰和没有震动源的地方。选好后要平整场地,背面要垒好防风墙,前面要挖好排水沟。
适时搬入越冬场地并进行越冬包装
小雪节气前后:将蜂群迁到越冬场地排列好后,在箱底垫10厘米厚的秸草。
大雪节气前后:用秸草将箱后和两侧填塞好;箱内覆布上加盖3~4层报纸,并折留出通气孔;箱顶覆盖草帘和塑料布;箱内不加任何保温物,以防箱内保温过好而发生伤热。
预防鼠害
撒生石灰粉:在添加保温物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