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虾池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地形地貌
选择地势平坦、淤泥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带建池。地形要略倾斜,便于水的自流排灌。
池塘应建在潮流通畅、风浪较小的内湾或河口沿岸的潮间带。如无上述条件,也可在沿海的泥质潮间带建池,甚至可以在潮上带的盐碱地带挖掘建池。
水质条件
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量应在4毫克/升以上,pH值在7.0~8.0之间。
对于大多数对虾种类,养殖区沿岸海水的水质因子参数应满足:水温18-32℃、盐度15-25、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化学耗氧量(COD)不超过3毫克/升、铵态氮(NH4+) 0.02-0.04毫克/升、亚硝酸氮(NO2^-N) 0.01-0.04毫克/升、硝酸氮(NO3^-N) 0.1-0.2毫克/升、磷(P) 0.01-0.04毫克/升、底泥硫化氢(H2S) 0.2毫克/升以下。
进排水系统
进排水系统要分开,有利于水质的调控及疾病的防治。外河水质要求良好、清新、无污染。
每个虾池应配备足够的引水PVC塑管,通过地下引水管从大海引水修建蓄水池,确保供水充足且方便。
电力供应
虾场要有可靠的电源供应,以便使用增氧机等设备。
交通便利性
选址应考虑交通方便,便于运输饲料和收获成品虾。
环境因素
养殖池周围应避免有山林或建筑物阻挡,以保证通风良好,有利于池塘水的搅动对流。
池塘应设有隐蔽场所,如纹瓦、旧轮胎、PVC管、竹排等,为虾提供半阴半阳、安静而舒适的栖息环境。
安全性
养殖池周围应设置防逃设施,如塑料薄膜或塑料网,防止虾外逃或敌害生物侵入。
政府同意
选址需经当地政府同意,确保养殖活动合法合规。
规模与布局
对于规模大的虾场,设计要科学,布局要合理,同时要建育苗场、加工厂等配套工程。
每个虾塘面积以1~5亩为宜,不要超过10亩,池塘形状宜圆形,便于管理和操作。
清塘消毒
池塘在放苗前应进行清塘消毒,杀灭敌害微生物,确保水质安全。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选择到适合养殖虾池的地形和水质条件,为虾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