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下蛋后,为确保鸽蛋顺利孵化和雏鸽健康生长,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管理措施:
合理配对与记录
配对:确保公鸽和母鸽合理配对,初产母鸽最好配比其大半岁至1岁的公鸽以提高受精率。若配对后出现打斗或多次产无精蛋,应及时拆散并重新配对。
记录:上笼时要做好生产记录,观察配对是否合理,及时淘汰性欲衰退的老年公、母鸽。
促进孵化
巢窝准备:交配后,母鸽会产蛋,要及时准备好巢窝,让鸽子入巢产蛋孵化。巢内应铺上麻布片以防蛋破碎,并检查笼舍有无漏洞,防止外界干扰。
孵化方法:可采用人工孵化或让母鸽自行孵化。人工孵化时,温度控制在39.5°C,湿度为65%左右,每10小时翻蛋一次,每天翻5-6次,晾蛋1次约20分钟,孵化17-18天后即可出雏。
保姆鸽的使用:当母鸽生病或不愿孵化时,可利用保姆鸽代孵。保姆鸽应选择健康、有孵化育雏经验的3-5岁鸽,产蛋期与亲鸽相近。
检查胚蛋
定期检查:为了提高孵化率和出壳率,应对孵化的鸽蛋进行检查,及时取出无精蛋、死精蛋和死胚蛋,防止变臭影响其他蛋的发育。
营养与饲料
营养补充:小鸽子需要充足的营养,每餐都应吃饱,避免营养不足影响正常发育。可尝试正餐吃饱,再额外提供一些食物以防饿着。
饲料配比:产蛋鸽的饲料应均衡且营养丰富,玉米占60%-70%,豆粕占20%-25%,鱼粉和蛋白粉各占5%左右。
饮水清洁:保证每天更换两次饮水,并定期清洁水槽,防止细菌和藻类滋生。
环境管理
清洁卫生:鸽舍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麻布片,确保雏鸽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
温度控制:孵化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观察与处理
观察鸽蛋:定期检查鸽蛋的情况,及时处理畸形蛋和破蛋,确保所有蛋都能正常孵化。
观察亲鸽与雏鸽:密切观察亲鸽和雏鸽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更换鸽笼或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不良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鸽子的繁殖成功率,确保鸽蛋顺利孵化,雏鸽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