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珍珠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育珠季节的选择
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低,多在7月进行育珠手术。
育珠蚌的选择
制片蚌:选择2-3龄左右健壮的蚌,这些蚌生活力强,外套膜细胞活跃,分泌珍珠质快,成珠效果好,手术容易。
植珠蚌:选择3-5龄,壳长15厘米以上,体质健壮,外壳无缺损的蚌。蚌选好并洗刷干净后,将植珠蚌壳口朝上排放在盛水的桶中,送往手术室。
组织小片的制取
用开壳刀剥开蚌的两壳,切断两壳的连结部分。
用剪刀将外套膜色线及其以外的部分剪净。
用内膜开膜器和镊子,从边缘膜水孔位置剥离内外表皮层并将其剪下,按照结缔组织朝下的方式,平摊在玻璃板上。
用泡沫塑料加水轻洗外表皮,并用切片刀将外表皮修正,切成一定规格的小片,滴上清水,待小片收缩并分泌浆液后,即可使用。
小片排净浆液后,应迅速进行植珠手术,以保证小片细胞的活力。小片制取的位置一般靠近进出水孔一端的上表皮;小片形状有正方形、正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多采用正方形;植片规格以边长0.7-0.8厘米为大片;0.5-0.6厘米为中片;0.2-0.4厘米为小片。一般多采用同种蚌类制取的中片。近年来试用不同种蚌制片,植入异种蚌体,成珠较快。
养殖环境
养殖珍珠的水中要有充沛的饵料生物,这样珍珠才能生长得快,光照也要得当,因为光能产生热效应,能让珍珠更有光泽,同时还要注意通风。
如果可以的话,要使用流水养殖,这样珍珠的产量会提高,而且光泽也比在静水里的珍珠好。水温建议控制在15-30度,这时珍珠的长势会更快。
珍珠养殖期间的管理
珍珠养殖期间水温不能剧烈波动,并且水质不能偏酸性也不能偏碱性,否则会影响珍珠的品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异性珍珠。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珍珠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