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蚕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稀放:
栗蚕在驯养过程中适于采取全龄期野外稀放法,这样不仅省工、省力、降低成本,还可以避免多次剪移造成蚕期和茧期的损失。
饲料:
栗蚕是杂食性昆虫,可以吃枫杨、核桃秋、柞树、板栗、银杏和樟树等树种的嫩叶,其中以枫杨与核桃秋最为适宜,健茧率达到97%以上,茧层率达到70%以上。
暖卵:
暖卵室要选择地势高燥、光照均匀、环境整洁、排湿换气条件好的房屋。在暖卵前要用3%甲醛药液对蚕室(室温保持26℃左右)和蚕具进行彻底消毒,封闭48小时。暖卵时期应比收蚁时期提前25-28天。
饲养时期:
一般应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蚁,适当早收蚁有利于保苗,并且可以避免大蚕期受到高温的影响。
野外收蚁:
在见到苗蚕后,每个收蚁袋内装入5-6克种卵,直接拴在枫杨或核桃秋树的中上部枝权上,要紧贴树干,待蚕孵出后即可沿着树枝向上取食树叶,以吃到3龄眠前还剩1/3叶量为宜,在3龄眠之前将蚕剪移到大蚕场。
饲养密度:
每棵树的饲养量以吃到作茧时树叶还剩2/5为宜。如果发现蚕量过密,就要在眠前或眠起后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好天气移蚕。
摘取:
蚕茧多数蚕在化蛹结束、体壁硬化后在晴天摘取蚕茧,摘回后要薄摊摆放,以免堆积过厚而生热,并应尽快剥茧、选茧、销售。种茧要及时穿挂,以备制种。
饲养环境:
栗蚕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左右。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栗蚕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栗蚕对湿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一般在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生长较为适宜。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栗蚕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环境安静、避风向阳的地点作为驯养场地,同时考虑到交通运输便利和用水用电便利。
设施建设:
建造或租赁适合栗蚕生长的室内外蚕室、贮桑室、蔟室、蚕网等,其中蚕盒是栗蚕的主要生活环境,应选择质地坚固、易于清洗消毒的材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栗蚕,并获得较高的健茧率和茧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