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塘鱼的养殖步骤如下:
池塘准备
选择地点: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鱼塘。
清塘消毒:清塘时可以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泼洒塘底和周围,以杀灭病原体。清塘后需晒干塘底,再注入新水。
铺设有机肥:在塘底铺设一层发酵好的有机肥,每亩约200千克,以培养天然饵料。
鱼种投放
早放养:在开春水温达8℃时,便可投入鱼种。鱼种下塘前,可用5‰的食盐水或百万分之十的漂白粉液浸洗20分钟杀灭病原。
投放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确定放养密度,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3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1500尾。
规格选择:放养鱼苗要匀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例如,鲤鱼尾重为100~150克为宜,鲢、鳙尾重为75~125克为宜。
水质管理
早灌水:早春水温低、鱼种小,开始放养时池水宜浅。随气温上升,鱼体长大,水要慢慢加深。一般每半个月加水一次。
水质调节:保持水质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厘米左右。定期换水,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1/2,以后每15天注水1次,每次提高水位10~15厘米。
施肥:开春后要及时追肥,以培养更多的天然饵料。施肥量为每亩用人粪尿80公斤或畜粪120公斤。若施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1:0.5,总量为每亩2公斤,每半个月施一次。
饲料投喂
早开食:在水温达10℃时便可进食,并随着水温上升逐渐增加进食量。投饵要定点、定时,开始每日一次,以后上、下午各一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5%左右,青饲料以投喂后4-5小时吃完为宜。
定时定量:每天早中晚都要进行检查,以防鱼儿出现浮头的现象。投喂量应根据鱼体重量和天气情况灵活调整。
疾病防治
药物预防:春季每半个月亩用生石灰20kg化水泼洒,以调节水质,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或用1ppm漂白粉消毒杀菌。
及时治疗:发现鱼类患病应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病害扩散。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检查水质肥瘦,确定施肥和投饲数量。
及时打捞残食,保持池水清洁,禁止投喂变质的饲料。
定期进行药物预防鱼病,每隔15天用1×10^-6漂白粉和0.7×10^-6硫酸铜水溶液全池交替泼洒1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新开塘鱼的养殖,确保鱼类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