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菌的使用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菌种的选择、环境条件、使用方法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使用技巧和建议:
选择合适的菌种
硝化细菌和光合菌:需要较高的溶解氧,在缺氧环境下无法存活,因此在使用这些菌种时,应确保水体中有足够的溶氧。
乳酸菌:不需要太高的溶氧,但如果刚刚使用过强氧化剂,则不宜立即使用乳酸菌。
芽孢杆菌: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但使用后3-5天会进入衰退期,此时池塘菌相会暂时不稳定。
优化环境条件
温度: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温度影响,一般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0℃。
湿度:适宜的湿度为50-65%。
pH值:微生物制剂适宜的pH值范围为5.5-7.0。
溶氧:确保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特别是使用硝化细菌等需氧菌时。
合理使用
活化:大多数芽孢杆菌在使用前需要用红糖或碳资源进行活化。
用量:芽孢杆菌繁殖速度快,应少量多次使用,避免一次性使用过多。
施用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使用,连续2-3天,避免在高温和强烈直射光下使用。
搭配使用:可以与光合细菌、EM菌等搭配使用,促进菌相迅速恢复。
注意事项
避免与杀菌药物同时使用:微生物制剂是活的生物,使用时应避开杀菌药物,最好在使用后10天再进行杀菌。
定期使用:可以每15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用作水质调节和疾病预防。
具体应用场景
池塘养殖:在放苗或水花前3-4天每亩用2000ml全池泼洒,之后每隔15-20天每亩用2000ml泼洒。
水库使用:每亩按1000-2000ml使用一次,每15天使用一次,最好配合使用有机复合肥。
拌料喂养:使用饵料重量的0.3-0.5%的益生菌原液拌入饲料中投喂。
通过以上技巧和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养殖菌的使用效果,促进水体中有益菌的繁殖,改善水质,增强养殖生物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