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怎么养殖对虾

小雨家庭教育 · 2025-01-08 21:05:13

养殖南美对虾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构造

池塘面积通常在10-20亩,呈“回”形,最深水位可达2米,中部平坦常不足1米。

土质偏粘性,含一定盐度,水源多采用河道水,盐度不足千分之二,硬度能达到200以上,污染较低。

初期平均水位为60cm,之后加至1.2m。

放苗

放苗时间一般在4月底至6月初,苗种多数为普通土苗,放苗密度10-12万/亩。

试苗多在苗场进行,水质检测较少。半个月后捞苗观察,若成活率低,则进行补苗,3-6万尾/亩不等。

喂料

放苗后不喂或少喂,一个月后开始投喂0号料,投喂0.2-0.3斤/(亩·天)。

初期一天一餐,投喂量逐天增加,一周后转为一天两餐。

放苗50天左右,投喂2-3斤/(亩·天),7月高温期达到高峰,12斤/(亩·天)左右,随后视情况进行减料。

水质管理

放苗前,使用有机酸进行解毒,放苗后喜欢肥水,逐渐接受使用可溶性有机肥、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em复合菌使用较多。

水质检测较少,仅关注后期的亚硝酸盐指标。喜欢黄绿色的水体,极度讨厌蓝藻水,一旦发现,大量使用硫酸铜或者蓝藻分解精等进行杀藻。

增氧能力偏低,通常在0.6kw/亩。以10亩池塘为例,一般配备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也有部分池塘的中心配备1台推浪式增氧机,气泵、水车式增氧机使用较少。

苗种品质

建议养殖品牌一代苗,合理降低放养密度,控制在3-4万尾/亩。

水质调控

控制水色,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

定期换水或施用生石灰来控制水色,保持水质稳定。

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em生物活性细菌、水可爽等,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减少耗氧,稳定池塘水色。

科学投饵

根据水体饵料生物的丰足程度,适时投喂对虾专用配合饲料。

避免过量投喂,以免造成浪费和污染。

疾病防治

在放苗后,进行除虫和消毒处理。

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质,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

适时放苗

采用塘口分散渐进淡化标粗技术,先在封闭的小水面积内进行淡化,逐渐放入大池塘。

通过以上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南美对虾的养殖成活率和产量,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