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鸡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准备
温度控制:雏鸡对温度敏感,第一周育雏室温度应控制在32-35℃,随后每周逐渐降低2-3℃,直至与室温相近。可以使用保温灯或加热垫来调节温度,并确保小鸡能够自由躲避热源,以防过热。保持饲养箱内空气流通,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细菌滋生。
饲养箱设置:为小鸡准备一个宽敞、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的饲养箱,底部铺设干净的报纸或专用垫料,便于清理粪便和保持干燥。箱内设置一定高度的围栏或隔板,防止小鸡跳出或受伤。保持饲养箱内光线充足,但避免直射阳光,以防中暑。
饮水与开食
饮水: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喂水。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
开食: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喂料时要定时定量,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饲料管理
初生饮食:小鸡刚出生时,应喂食专门的雏鸡饲料,这种饲料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初期可将饲料用温水泡软后喂食,帮助小鸡适应固体食物。同时,保持水源清洁新鲜,使用小鸡专用的饮水器,确保小鸡随时能够饮水。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适当增加饮水次数,防止小鸡中暑。
饲料转换:随着小鸡的成长,需逐渐将雏鸡饲料转换为成鸡饲料。转换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更换引起消化不良。此外,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蔬菜、谷物等天然食物,如煮熟的蛋黄、切碎的蔬菜叶等,以丰富小鸡的营养来源,但需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和卫生。
环境湿度
湿度控制: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疾病预防
卫生消毒:在饲养前彻底清扫鸡舍,消毒并关闭门窗,待24小时后开窗通风换气。所有小鸡用品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饮水中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促进胎粪排出。
定期防疫:每天观察鸡群的精神、食饮欲、粪便、呼吸状态,根据当地疫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性疫苗接种或投喂药物。定期更换垫料,保持鸡舍干燥,防止鼠猫等动物干扰。
日常管理
分群饲养: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一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及时发现和诊治疾病,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合理光照:阳光直射可以提温、提升胃口,有利于消化吸收,推动钙磷代谢、保持正常发育,并能除菌。但不可晒的时间太长,应采用挡光的方法使小鸡获得适度的休息。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鸡雏,确保它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