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养殖的方法如下:
场地准备
准备一个大小适宜的蝇笼,以及一个长10厘米的斜坡平台作为育蛆平台。
育蛆方法
准备适量的粪料,将其发酵后,早上放在蝇笼中,晚上取出放在育蛆平台上。蝇卵在25℃环境中8~12小时即可孵出蛆虫,可以根据情况向粪层喷水。
养殖设备
可以用砖砌成边高20厘米、面积1~3平方米的育蛆池,或用竹木塔架和塑料盘育蛆。塑料盘育蛆时,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以育蛆1.5千克仅需3千克麦麸,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
饲料选择
蝇蛆饲料来源广泛,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麦麸营养成分较高,价格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种。酒糟、豆渣等价格低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饲料。使用麦麸作饲料时,一般1千克麦麸可生产0.5千克蝇蛆。酒糟、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
温度控制
蝇蛆养殖对温度的要求较高,20℃以下,蝇蛆就停止繁殖或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因此,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温度在20℃以上,最好在25℃左右。
湿度控制
蛆料的干湿度应掌握在45%~65%为宜。夏季温度高,蛆料适当薄些;冬季温度低,蛆料可适当增厚。如果使用人、畜粪便等作蛆料,粪便要堆积发酵,杀死细菌及寄生虫后使用。
集卵与孵化
将产卵盘从网箱内取出,将蝇蛆和麦麸料倒入盘中,加入酒糟、豆渣或拌好的麦麸等蛆料,稍拌匀即可。注意,蝇卵不要暴露在粗料表面,以免失水而丧失活力。蛆料的厚度以蛆料内发酵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20℃为标准,一般为5~10厘米。
收获与循环利用
蝇卵在培养室内经过8~12小时就能孵化成蛆,经5-6天就可成蛹。作为畜禽的饲料,一般从幼虫孵化的第4天即可作为产品收获。收获方法是:利用蝇蛆避光性的特点,将培养基置于强光之下,蛆便会钻到培养基底层,这时除掉上部培养基,剩余的培养基倒入纱布筛内,在水中反复漂洗,即可得到干净的蝇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蝇蛆的高效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合理的饲料搭配,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