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怎么养殖彩虹

好奇百知 · 2025-01-08 23:08:18

稻田养殖彩虹鲷是一种有效的种养结合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技术要点: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且稳定、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交通方便、水利设施好的田块,面积1~5亩。

田埂高为80~100厘米,宽40~50厘米,以确保蓄水和防逃性能。

田块整理

开挖鱼凼:1~5亩的田块可挖2~3个鱼凼,建在稻田中央和田埂边,深1~1.2米,与中心鱼沟相通,占稻田总面积的15%左右。

开挖鱼沟:在离田埂内侧1~1.5米的地方开挖外环沟,沟宽0.6米,深0.8~1米;在沟内田坂面上开挖宽0.5米、深0.6~0.8米的田沟,形成“十”字形或“井”字形,与外环沟相通。在开挖环沟时,可利用土方加高、加固田埂,夯实以防渗漏。田块进、出水口要设拦鱼栅,起防逃和防止敌害生物入池的作用。

水稻种植

品种选择:选择茎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肥力强及产量高的水稻品种。

提早育苗:育苗及插秧尽量提前,最好在6月15日之前插完,以便尽早放鱼入池。

合理栽插:每亩栽插总穴数在2.5万丛左右,采取宽窄行密植,适当增加埂侧沟旁栽插密度。

注意排灌:保持沟中有一定水位,晒田时间不宜过长。

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足200公斤有机肥,追肥宜少量多次,氮肥施用量应低于常规鱼。

水稻防病:以生态防治为主,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少用除草剂,采用喷雾方式喷洒。

鱼种放养

放养准备:放养前2周,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于鱼凼、鱼沟及田块中,进行消毒。放苗前一周施入发酵过的畜禽粪肥进行肥水,用量每亩200公斤。

放养时间:一般在水稻插秧后5天左右,待秧苗返青时放养。有的地方在5月中旬将鱼种放入鱼凼、鱼沟中饲养,待秧苗返青后再打通沟、凼放鱼入田。

放养方法:选择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密度每亩可放200~300尾彩虹鲷鱼种,若投饵施肥可增加到300~400尾,搭配草鱼、鲤鱼等家鱼150~200尾。放养操作要规范,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放鱼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切忌在雨天或晴天正午放鱼。

日常管理

饵料投喂:彩虹鲷食性广,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可投喂小麦、玉米、饼粕等。规模较大时,可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时~9时和下午3时~4时。

水温调控:彩虹鲷适温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25℃~34℃。应将其温度调控在其适温范围内,为其快速、健康生长创造条件。

水质调节: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每周施肥一次,每次施入人畜粪肥,用量每亩150公斤~200公斤。在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次~2次,每次换去田水的20%~30%。

注意巡田:每天要坚持早、晚巡田,观察鱼类摄食是否正常、是否有浮头,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拦鱼栅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