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鸵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挑选
选择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抗病性强、生产性能高的品种。
根据鸵鸟的用途选择适合的品种,例如产蛋和肉生产应选择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的品种。
避免近亲繁殖,以免影响鸵鸟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饲料管理
小鸵鸟在出生后1-3天内要吃好、喝好,每1.5小时左右喂一次。
在小鸵鸟出生的头两周内,要给予适当的雏鸵鸟饲料,之后逐渐增加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饲养密度
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或空气流通不畅。
每平方米可饲养1-10只小鸵鸟。
饮水管理
小鸵鸟在出生后要立即饮水,以促进消化和新陈代谢。
注意水质卫生和饮水器的清洁卫生。
温度管理
小鸵鸟对温度比较敏感,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应将温度控制在30-35度之间。
以后每周降低2度,逐步适应低温环境。
生活环境的湿度
鸵鸟对生活环境的湿度要求较高,一般在40%-60%之间比较适宜。
湿度过低容易导致鸵鸟脱水、脱毛等问题;湿度过高容易引起鸵鸟皮肤病和其他疾病。
疾病预防
鸵鸟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
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合理饲养等。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宽敞、沙质土壤、干燥、有斜坡的地方,有利于鸵鸟活动。
使用铁丝网圈养,防护栏高度要高于2米。
饲料选择
鸵鸟的饲料主要有青绿饲料和精饲料两大类。
青饲料包括各种牧草、块根块茎类、蔬菜等。
精饲料包括玉米、小麦、豆粕、麸皮、鱼粉、食盐、磷酸氢钙、贝壳粉、骨粉等。
雏鸵鸟精饲料配方:玉米56%、小麦6%、豆粕12%、麸皮3%、鱼粉6%、草粉10%、食盐0.4%、碳酸氢钙1.8%、贝壳粉0.8%、骨粉3%、活力金维1%。
分群饲养
根据日龄、体况和体格大小,将弱雏鸵鸟分成小群饲养,每群7-10只。
小群饲养便于饲养人员观察雏鸵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强制饮水和开食
刚出壳的弱雏鸵鸟需强制饮水,可使用注射器灌服10%的速补-14或葡萄糖溶液,每次5毫升,每天2次,连续2-3天。
选用雏鸵鸟喜爱的青饲料切碎后撒在白布单上,引诱其采食。
适量运动
在温度适宜、阳光温和的小运动场中,让弱雏鸵鸟自由活动、奔跑、晒太阳和砂浴。
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骼正常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小鸵鸟,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