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体外受精和内受精。
体外受精:
雌蟹在产卵后将卵粒排出体外,雄蟹通过其第五对足将精子注入雌蟹卵粒内,完成受精过程。雌蟹每年可产卵约500~800枚。
内受精:
涉及雌雄螃蟹的交配过程,交配后雌性螃蟹会将受精卵储存在卵室内孵化成卵苗。河蟹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蟹苗进入淡水后,一般在饵料丰足的河湾、湖泊中生活18个月左右,性腺逐渐成熟。成熟的河蟹在秋末冬初开始到海淡水混合的近海区产卵,这就是生殖洄游。交配后的雌蟹不久便可产卵,卵一串串贴附在雌蟹的腹肢毛上,堆积在腹部,直到孵出幼体。这类蟹称“抱卵蟹”。
养殖螃蟹的注意事项
池塘选择与准备: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且排灌方便的池塘。
清池消毒:
清池可以杀灭池内敌害生物。放养蟹苗前要清除育苗池内的淤泥,填好漏洞和裂缝。新建的蟹池或用鱼池改建的蟹池,放养前都要用药物清池消毒,清池药物主要有漂白粉等。
接运蟹苗:
蟹苗运到塘口后应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2分钟,再提起,如此往复2-3次,以使蟹苗适应池塘水温和水质,然后放入网箱内暂养,蟹苗放入网箱后,活蟹苗自动游出,再拆出网箱。待蟹苗活动正常后,投喂药物水蚤。
放养密度:
一般每亩放养蟹苗80-150(5-10公斤)。规格大、质量好的,密度可稀一些,反之则密一些。
种植水草:
种植水花生、浮萍、苦草的,要先用河水对水花生、浮萍、苦草进行冲洗,洗去附着的大部分虾籽、鱼卵,然后用20ppm 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灭菌,这样即可净化水质,又可将水花生、浮萍、苦草作为栖息地和幼蟹饵料。
亲蟹的选用:
用来繁殖的亲蟹主要采用两种办法获得:一是从沿海河口捕捉抱卵蟹,这样成本较低,但天然亲蟹资源量有限;二是从淡水河、湖等天然水域中捕捞“绿蟹”进行饲养,然后放于海水中进行交配抱卵。这样可以较主动地大量选留亲蟹,有计划地扩大人工繁殖规模。
抱卵蟹饲养:
亲蟹一经交配产卵,即进入抱卵蟹饲养阶段。此阶段约经1个月时间,受精卵才从胚胎发育到破膜而出,成为幼体而脱离母腹之下,此时抱卵蟹才算完成其孵化幼体、繁殖后代的使命。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螃蟹的人工繁殖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