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鲮鱼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准备、鱼苗放养、饲养管理以及水质与疾病管理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5~8亩为宜,水深1.2~1.5米,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质要求清澈无污染,排灌方便。
清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3~5天进行干塘、晒池,然后每亩用2~3公斤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后一周内用清水,水位控制在80厘米以内,一周后开始施肥,一般每亩施入鸡粪5~7.5千克,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30厘米。
每周换水一次,换水深度1.2米左右,保持水质清新。
鱼苗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6月至10月之间,分为三段:6月底到8月初、8月到9月初、9月到10月初。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调整,一般第一段每亩放养4~5万尾,第二段每亩放养1万尾,第三段每亩放养2000~300尾。
饲料投喂
鱼苗阶段以豆浆为主,菜饼为辅,每天撒两次豆浆,辅以少量菜饼。分塘后的鱼苗,根据沉积物质量施用有机肥,可添加维诺鱼用高维补充维生素。
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投喂量,并搭配投喂植物性饵料,如豆浆、菜饼等。每天定时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鱼体能在24小时内吃完为宜。
疾病预防
定期注入维诺众养菌保持水质清澈,或使用百虫净等物质降低细菌及寄生虫。鲮鱼抗病能力强,但仍需及时更换或消毒池塘水,以防疾病。
越冬管理
作为暖水性鱼类,鲮鱼对水温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珠江三角洲的池塘中,鲮鱼需要特别安置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中越冬,有时还需额外的防寒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石鲮鱼的养殖效益。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水质和鱼苗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