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禽类怎么养殖

温爸闲谈 · 2025-01-09 00:29:55

野生禽类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场地选择、养殖密度、饲料管理、环境卫生、疾病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方法和建议:

场地选择

养殖场应设在地势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地面应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便于清扫。

活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养殖场多采用开放式。

养殖密度

野鸡活动量较大,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控制在150只左右为宜。

育成期初期5—12周龄,可按14—18只每平方米,以后可按公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使种群密度逐次降低,每群控制住140只左右。

饲料管理

饲料应包括肉鸡生长料、青绿饲料,并适当添加昆虫等,保证营养全面。

饮水器中不能断水,还要经常清洗和定期消毒。

雏鸡出壳后12-24小时内应先饮水,1-7日龄饮用凉开水,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0.1%高锰酸钾。

环境卫生与消毒

每天要定时打扫卫生,清除舍内粪便,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注意保暖保温。

每月进行一次消毒,定期注射疫苗。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网舍的钉钩,清扫舍内的铁丝异物,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

及时断喙,预防啄癖。

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其他管理

野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育成期,要适时调整饲料的配比,满足野鸡育成期的生长需要。

育肥期间,每平方米可养10至12只野鸡,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至8只。

设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

放养

对于野生禽类,可以采用放养的方式,让其在自然环境中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放养前可以先野外放养2-3个月以上,再放到笼子里用谷物和花生麸蓄养20天左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野生禽类,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