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蚂蚱的步骤如下:
选地及建棚
选址: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如房前屋后、闲置院落或地块。棚的地面应高出周围地面10~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
建棚:大棚可采用木棍、纱布、竹竿、竹片等材料搭建,建议建造拱形棚,其抗风能力强,结构简易。棚长一般不超过15米,宽不超过6米,高2米。棚顶可挂上纱网作为棚罩,底边埋于地下,并留有一个门口,门口需安装拉锁或粘带以防止蚂蚱逃逸。
种卵孵化
孵化地点:在棚内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将土耙细耙平,然后均匀撒上蚂蚱卵,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温度在28℃~33℃时,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
幼虫管理
幼虫期管理:刚孵化出的蚂蚱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主要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单子叶嫩草。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以备蝗蝻食用。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鲜嫩的麦苗上。投喂前把饲草用清水冲洗1~3遍,蚂蚱采食时间为9~17时,每天2~3次。
成虫管理
成虫期管理:蚂蚱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约20分钟,共蜕5次皮后变为成虫。成虫采食量大增,每天需供给充足的鲜草。棚内应保留或种植一些较高的植物,作为蚂蚱的栖息地,以利其蜕皮和避免自相残杀。温度适宜时,蚂蚱一年可养三批。
防治天敌
在建棚前,需用捕获、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天敌彻底消灭,这是养殖蚂蚱成功的基础。
季节管理
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棚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避免低于14℃或高于40℃的温度,否则蚂蚱会逐渐停食死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大棚蚂蚱的高效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棚内环境的稳定,定期清理饲草和检查蚂蚱的生长情况,及时防治天敌,确保蚂蚱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