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鲣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池塘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无水质污染、周年水温变化不大的地方建池。
池塘应远离嘈杂处,保持安静,例如远离城区、工厂等,同时保证交通通讯便利。
鱼种放养
选择正宗、体质健壮、无病害的鱼种作为养殖对象。
放养前应对鱼种进行消毒,并随着鱼体长大,将大鱼和小鱼分开养殖。
饲喂管理
初期投喂新鲜饵料,如现做的湿颗粒饵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5%~3%,每天投喂1~2次。
水温低于12℃时,河鲣鱼食量减少,水温低于10℃时基本不再摄食,此时应停止投饵。
饵料中可以加入少量维生素E和C,预防营养性疾病。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特别是在高密度越冬时。
水温适宜时,需连续充气;水温较低时,可减少换水量并进行间断性充气。
及时清理池塘中的粪便、残饵及污物,防止水质恶化。
病害防治
鱼种入池前进行药浴,清除体表寄生虫。
每隔一定时间用抗菌素类药物进行体表和体内消毒,防止疾病蔓延。
对已患病的鱼要及时捞出,隔离治疗。
水温控制
注意水温变化,特别是在越冬期间,要采取措施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当水温低于12℃时,应采取升温措施,提高水温至14℃左右。
倒池换水
每个月进行一次大换水,改善水质,确保河鲣鱼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河鲣鱼,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