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娃一般指田螺,以下是关于养殖田螺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址与改造
选址 :选择水资源丰富、清洁、排灌方便的稻田,避开富含铁和硫的土质稻田。改造
稻田面积至少667平方米以上,多个小块的稻田可以整合联合饲养。
田基加高至80~100厘米,夯实防止漏水,有条件可以用水泥砖砌好田基。
稻田改造完成后注入30厘米深的养殖用水,用生石灰40kg/667平方米化水全池泼洒消毒,并检查田基是否有漏水情况。
放养
施用有机肥:
放养前3~4天投入适量熟化的有机肥,如鸡鸭牛猪粪,每667平方米施30~50公斤。
田螺种购买:
从大型农贸批发市场或专业种苗供应场选购,选择壳颜色淡褐色、外壳完整、无缺损或砂眼的鲜活种螺,按8~10万个/667平方米投放量购买。
种螺放养:
购买回来后尽快投放到池塘中,注意温差,特别是池塘水较冷时,应将池塘水与田螺桶装水进行混合,温差接近时再投入池塘养殖。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
保持池塘水质鲜活,可以种植水草或水浮莲供田螺栖息,夏季可种植牵藤瓜果供田螺遮阴。
饲料投喂:
投喂发酵的有机肥如鸡鸭猪牛粪肥,也可以投喂新鲜菜叶、瓜类等,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2~3天投喂一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
水位管理:
夏季气温较高时可加深水位至40~50厘米,冬季水温下降至10℃以下时,田螺会钻入稀泥冬眠,此时池塘保持10~15厘米的水深,每10~15天换水一次,并在池塘中2/3的位置铺上一层薄稻草保温。
越冬管理
冬眠条件: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期间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不吃食,但养殖池保持水深10~15厘米。
换水与保温:
一般7~10天换水一次,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收获与运输
收获:
待仔螺质量超过10克时,肉质细嫩肥实,可分批采捕出售。田螺怀胎产仔期为每年6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下旬,这一时期应严禁捕售。
运输:
田螺运输方便,可用木桶、竹娄或编织袋包装,运输过程中避免暴晒,保持田螺湿润。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田螺,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