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食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鹅舍建设
鹅舍应建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远离污染源。
鹅舍内部要合理划分饲养区、活动区和休息区,确保肉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鹅舍内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肉鹅品种,如狮头鹅、四川白鹅等。
饲料与喂养
肉鹅的饲料主要包括精饲料、粗饲料和青绿饲料。精饲料提供主要的营养成分,粗饲料和青绿饲料则有助于肉鹅的消化和健康。
在喂养过程中,要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定时定量投喂,避免浪费。
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鹅舍,保持环境卫生。
观察肉鹅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定期为肉鹅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水源管理
确保鹅舍内有充足、清洁的饮水设施,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避免水源污染。
在炎热的夏季,还需要注意增加肉鹅的饮水次数,以满足其生理需求。
育肥与出栏
在肉鹅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进行育肥处理,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并减少肉鹅的活动量。
当肉鹅达到出栏标准时,应及时将其出售,以获得经济效益。
疾病防治
加强肉鹅综合防疫能力,严格消毒,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减少疫病发生。
鹅的主要传染病有小鹅瘟、禽出败、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防疫注射。
育肥方法
围栏育肥法:用竹条、竹片制作围栏,围栏底用竹条、竹片组成鹅床,离地面高40-50厘米,围栏高80厘米,竹条间距离5厘米,外面挂食槽和水槽。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养4-6只为宜。
强制育肥法:包括机器填喂法和手工填喂法,手工填喂时,可将饲料调成面团状,用手掌搓成直径为1厘米、长3-5厘米的饲料条,然后两膝夹住鹅体,左手掰开鹅嘴,右手拿饲料条蘸一下水,用食指把饲料条塞入鹅食道用手顺鹅颈推动让其吞下,填喂数量视鹅体重及消化力而定。每日喂3-4次,晚上喂1次。
环境控制
肉鹅适宜温度为1~5日龄30~28℃,6~10日龄28~26℃,11~15日龄24~22℃,16~20日龄22~20℃,21日龄以后室温应保持在18℃以上。
饲养密度:第1周龄每平方米10~15只,第2周龄8~10只,第3周龄6~8只。根据鹅的品种灵活掌握,分成小圈,以防雏鹅聚推压死。要按雏鹅大小分群喂养,每群以100~150只为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肉鹅的养殖效益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