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下养殖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防疫条件
养殖场应远离工厂、学校、村镇及居民区500米以上,且处于下风位置,以防止疾病传播。
养殖场距离畜禽养殖场、屠宰场、肉食加工厂、皮毛加工厂应在2公里以上,并位于上风位置。
地势与排水
场地应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方便。低洼潮湿的场地不利于豪猪的体热调节和肢蹄发育,且容易积水,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和防疫。
地面应平坦,稍有坡度(1%~3%),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
水源与水质
水源应充足、水质良好,且便于取用水源。山泉水和地下水最理想,未经处理的水质最好能达到饮用标准。
土质与基础设施
场地土质应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不宜在含有大量碎石的地带或黏土上建猪场,可选择低水位的沙壤土。
道路应畅通,能够通过9.6米以上的大车。
环境保护与法规
养殖场应建在国家法律规定的地方,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因环保问题被拆除。
养殖场应远离城市及人员密集地,一般可在农村或郊区建造,且不得使用基本农田。
供电与通风
供电应距电源近,节省输变电开支,且供电稳定,少停电。
通风场地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的下风向处。
其他设施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综上所述,选择地下养殖场时,应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方便、水源充足、土质坚实、交通便利且符合环保法规的场地。这样的场地有利于防疫灭病、便于生产,且能减少工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