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是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dé`,意思是树立德业。这个词语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功业成就,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家庭或个人生活中积极建立良好品德和做出显著成就的人。
相关出处和解释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生目标的看法,认为树立德业是最高层次的追求。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这里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君王和贤人,强调了立德的重要性。
立德的内涵
智慧:指对世界的理解、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慈悲:体现为对他人的同情和帮助,不做伤害他人的事。
美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包括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欣赏。
立德的造句
“ 立德需要的是爱心, 立功需要的是进取, 立言就是 立德和 立功的精华提炼。”
“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立德是一个褒义词,常用于赞扬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显著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