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是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它起始于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当时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外滩全长约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这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包括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这些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上海外滩不仅是上海的风景线,也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它代表着上海的风景,并且是一个上海的必须参观旅游目的地。此外,外滩还是上海城市的象征,承载着上海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开埠以来的历史,浓缩了代表百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滩的地域概念也在不断变化。现在的外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或称老外滩和新外滩。总的来说,上海外滩是一个集历史、文化、金融和观光于一体的重要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