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相扑

赫顿百知 · 2024-12-25 19:19:29

相扑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时代,最初被称为“角抵”,带有武术性质。相扑在秦汉时期得到发展,并逐渐从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竞技运动。

相扑的基本规则是两名选手在土俵(一种圆形的摔跤场地)上比赛,目标是通过推、摔、捉、拉、闪、按、绊等技巧将对方摔倒或者推出界外。相扑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双方都筋疲力尽无法分出胜负,可以休息后继续比赛,直至决出胜者。

相扑在日本特别受到重视,它不仅是日本的传统格斗技,还被视为国技,即日本的国术。在日本,相扑比赛被称作大相扑,并且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地位。相扑选手被称为力士,他们通常在比赛中赤裸上身,展示力量和技巧。

相扑在日本的历史中,除了作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外,还与神道教的仪式和祭祀活动紧密相关,其起源和发展与古代日本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