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立。它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并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认知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学习者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这一理论强调内部过程与内部条件,主要研究人的智能活动(包括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的性质及其活动方式。
认知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
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寻求、选择和加工信息。
重视内部认知过程: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涉及注意、记忆、思维、知觉等认知活动,这些活动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一部分。
反对机械反应: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解释和整合的过程。
注重知识结构:
学习者通过认知过程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相联系,形成更为复杂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认知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托尔曼和加涅等,他们分别提出了认知结构说、认知—发现说等理论,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认知主义是一种关注学习者内部认知过程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知活动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形成与联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