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什么

慧慧手脑知识 · 2024-12-25 03:04:50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为万春园)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圆明三园。这座园林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园林艺术而闻名,被誉为“万园之园”。

历史背景

起始与扩建: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的园林。雍正帝即位后,对园林进行了拓展,乾隆帝继位后,又进一步调整和增添了建筑组群。

园林组成:整个园区占地3.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建筑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包含一百五十余处景观和建筑。

园林特点

融合中西: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园林的景观,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园林艺术风格。

遭遇破坏

英法联军纵火:1860年,英法侵略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纵火焚烧圆明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文化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访问信息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圆明园现在是国家级旅游景区,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