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全名次级房屋借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是指2007年至2009年期间发生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起源于美国,主要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破产、投资基金的关闭以及股市的剧烈震荡。
主要特点:
起源:次贷危机始于200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住房贷款政策放宽,投机者大量投放低质量的次级贷款以满足房地产开发市场的需求,导致房价暴涨。
影响:随着房价下跌,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贷款机构出现大量违约。金融机构因此遭受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震荡和恐慌。
政策反应:为应对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连续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至5.25%,增加了购房者的还款负担。
后果: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损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成为其直接后果之一。
影响:
经济衰退: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
金融改革:危机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加强了对信贷市场的监管,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政府干预:许多国家的政府采取了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和提振经济。
次贷危机是21世纪初世界经济大衰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