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是中国国家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多重职能,包括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国家典籍博物馆等。以下是关于国家图书馆的一些特点:
馆藏丰富:
国家图书馆拥有超过4300万册件的馆藏文献,并以每年近百万册件的速度增长。其中包括珍贵的古籍文献,如“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等。
建筑规模: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亚洲最大,居世界第三位。
服务多样:
提供包括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音视频资源服务和少年儿童服务在内的大众服务,以及专业性服务如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等。
数字资源:
国家图书馆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包括超过10.3万部的古籍影像资源和超过10万册的现当代中文电子图书,以及丰富的音像制品和电子期刊。
专业研究:
适合进行专业研究和学术工作,如查找资料、工具书、科研、写论文等,拥有各类文化、法律、历史等工具书和科研资料。
古籍保护:
作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致力于古籍的收藏、保护和传承。
环境与服务:
图书馆内部环境安静,适合学习和研究。提供的服务和设施较为完善,包括阅览室和阅览座位。
访问要求:
部分古籍和特别藏品可能需要预约,且部分服务如儿童阅览需要家长陪同。
位置与开放时间: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全年开放,但具体的开放时间和预约方式可能需要查询最新信息。
国家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学习和研究的理想场所,适合各类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