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谷(学名:Pennisetum typhoideum Rich 或 Pennisetum glaucum)是一种 禾本科狼尾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也被称为珍珠粟、蜡烛稗等。
形态特征
御谷的穗长一般20-50厘米,子粒大于谷子而小于高粱,呈银灰色透明,晶莹发亮,类似珍珠,因此得名珍珠粟。
它具有庞大的须根系,强壮发达,基部茎节可生不定根。茎直立,粗壮,株高1.3~3米,每株分蘖5~20个,多者达30个。
营养价值
御谷的营养价值较高,含蛋白质16%,脂肪4.5%,均高于小麦和玉米;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超过或相当于小麦和玉米;钙的含量也较高。
适应性与抗逆性
御谷对温热条件适应幅度大,在原产地年平均温度达23—26℃,属于高温植物。引入中国后,在温热多雨的地区生长尤为繁茂,再生力强,生物量高。
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旱、耐高温、耐瘠薄,高度抗病、抗虫、抗倒伏。
分布与栽培
御谷原产非洲,后引入亚洲和美洲,并作为粮食作物栽培。在中国,河北、黑龙江等地有栽培。
由于其外形特别像中国栽种的谷子,园艺学者称该植物为观赏谷子。
用途
御谷不仅可作为粮食作物,还可作为粮饲兼用作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综上所述,御谷是一种高营养价值、广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禾本科植物,既可食用,也可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