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有多所民办大学在招生过程中遇到了生源不足的问题,具体包括:
上海兴伟学院 :在本地招生中遭遇“零投档”的尴尬,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也无人问津,直到第二次征集志愿才有人投档。湛江科技学院
(民办):在本科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后,普通类仍有2566个缺额,即使在分数要求降至本科线下5分后,依然无人问津。该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如中药学、护理学、电子商务、小学教育、翻译等缺额尤为严重。在第二次征集志愿中,分数要求再次降低后,全部专业组才满档。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在第二次征集志愿后,仍有305个缺额(含艺术类统考)。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在本科普通批第一次征集志愿中缺额2352人,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时甚至解除了对文化分数的最低限制。
广西外国语学院:
缺额2258人,往年录取分能达到公办二本的水平。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缺额2141人。
南宁理工学院:
缺额1677人。
上海一所民办高校:
在江西、四川、河南、贵州等地招生都面临不同程度断档,在上海首轮投档中创下“0报考”的记录。高昂的学费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这些民办大学在招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学费、地理位置、专业设置等。高昂的学费使得不少潜在学生在考虑报考时望而却步,而地理位置和专业设置也可能影响学生的报考意愿。
建议
民办高校要想提高招生吸引力,可以考虑降低学费、改善地理位置、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宣传力度等方面。同时,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和监管,确保其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