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被处分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告知家长、亲友或寻求律师等专业人士帮助:
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可能会不知所措,所以有必要寻求父母亲友或律师帮助,共同应对。
查找学校关于处分的规章制度:
结合自身行为初步判断可能受到的处分。一般学生处分制度都会在学校官网公布,如果官网没有,也可以向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获取。
对照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审查学校处分制度:
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非是金科玉律,其制定程序和内容等不能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审查学校处分制度是否合规,可以从处分办法的合法合理性、自身行为的严重程度、学校证据的确凿程度、对学校或他人造成的损害程度、如何弥补过错等方面进行申辩。
提出陈述申辩意见:
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前,学校应当告知学生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此时,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权利,进行申辩。部分情况下,还可按规定要求学校召开听证会。
大学处分分为六种,即警告、严重警告、通报批评、留校察看、劝退、开除。这些处分对受处分的人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者会对个人档案、以后的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警告、严重警告处分:获得警告处分后,学生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这个处分只是对于学生的口头警告,并不会实施具体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获得这样的处分时,学生所犯错误都比较小。
通报批评处分:高校学生在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警告处分后,学校将在全校对该学生进行通报批评。通报批评相比警告而言,加重了不少,但具体的惩罚措施也不会太重。
留校察看处分:留校察看处分的意思是学生犯错后,学校记以留校察看处分后。在获得处分后半年或一年左右,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具体的处理。如果学生继续犯错,学校会给予劝退或开除处分。
劝退、开除处分:这两样的相差不多,劝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规劝,让学生自行退学。开除则是更为严重的处分,意味着学生将无法再继续在学校学习。
建议你在面对处分时,保持冷静,认真了解学校的处分程序和规章制度,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进行申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吸取教训,避免再次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