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的急救管理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救护车使用管理规定
使用范围:适用于全校教职工(含退休人员)、学生及工程施工人员及各类服务人员。
派车:由值班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派车与否,并下达用车单,及时通知驾驶员出车。
患者护送:患者由家属或患者单位派人护送,医院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派医生护送。救护车送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返校。
用车费用:用车收费标准为单程40元/次,教职工及其家属按20元/次支付,学生按12元/次支付。校医院负责收取用车费并定期交至校财务处。
驾驶员安排:正常上班期间由后勤管理处驾驶员负责出车,其他时间由值班驾驶员负责。
车辆管理:救护车维护保养由驾驶员负责,确保车辆良好状态。
教学活动中的急救规定
化学实验课:注意化学性灼伤。
物理课或电教活动:注意电击伤。
体育课:常见急病包括跌伤、脱臼、骨折、擦伤、鼻出血、手外伤等。学校应进行安全防病教育,卫生员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如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及简易治疗技术。
校园紧急伤病处理准则
团队合作:紧急救护任务需全校教职员工协助,明确分工。
通知家长或监护人:事发时应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共同处理,并协助进行生活机能重建。
伤病处理:积极改善伤病状况,避免继续性损害。
启动系统:校园紧急伤病事件发生时,学校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系统,相关人员发挥各自功能共同应对。
急救组织:校医负责急救组织和急救药品配备,急救药箱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补充药品。
转诊流程:学生外出急诊就医需遵循学校转诊规定,未经学校转诊自行就医的费用不予报销。
校医院急救管理制度
目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医院急救能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抢险。
适用范围:适用于急诊科及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所。
职责:明确各部门在急救中的职责,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学校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建议定期对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