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大学(非“211工程”和非“985工程”的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因学校和专业而异,但总体来说,双非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双非大学就业情况的具体信息:
扬州大学
位于江苏,整体学术氛围浓厚,老师学术实力强,全国排名前百。
学校校区遍布扬州各个区域,教育资源丰富,就业前景较好。
江苏大学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以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
毕业生就业去向广泛,包括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业等领域,2021届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为96.16%。
青岛大学
位于山东青岛,地理位置便利,依山傍海,出行方便。
学校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学习氛围好,在省内的口碑较好。
华侨大学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性价比高,专业实力靠谱。
-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尤其在福建省内就业前景较好。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在省内的认可度比肩双一流。
山东财经大学
拥有统计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省级优势学科。
毕业生签约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型央企国企的人数众多。
南京工业大学
由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85名。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6%,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实验班的毕业生在浙江就业情况良好。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领域的“五院四系”之一,就业率高达90%以上,薪资水平远超平均水平。
上海理工大学
全国高校排名第107名,拥有多个强势学科,被誉为“我国制造业的黄埔军校”。
就业率高达97%,毕业10年的平均月薪超过2万元。
西安理工大学
工科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毕业生在机械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表现出色。
长春工业大学
起源于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在机械、电气、计算机及统计学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重庆邮电大学
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在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等领域拥有显著优势,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作为“双非”财经类大学,其本科毕业生中有65%成功进入了体制内,显示出该校在职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建议
选择专业:选择就业前景好、专业实力强的双非大学和专业,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地理位置:选择位于经济或文化中心的双非大学,可以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个人努力:无论学校如何,个人的努力和行动力才是决定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双非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具有较大的竞争力,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加上个人的努力,可以实现良好的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