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论语十则

教育身边事 · 2024-12-26 14:17:18

《论语》十则是儒家经典《论语》中选取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哲学。以下是《论语》十则的内容: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这不是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习而不思考会感到迷茫,思考而不学习会陷入疑惑。

5.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看到有才能的人要向他学习,希望赶上他;看到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并改正。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如果有,就改正。

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经过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9.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爱当作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要吗?为理想奋斗终生,这不是很远吗?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孔子,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身遵循。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也不要对别人做。

这些语录涵盖了学习的方法、为人的态度、修身养性以及人生的哲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