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设计规范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声学设计规范、学生食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教工住宅规划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概述:
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总则: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规划建设的科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制订本规划指标。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
重点院校:重点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两地办学的学校及有特殊需要的学校,经批准后可提高规划指标。
规划原则: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勤俭办学,提高教学科研用房利用率,科学合理节约用地。
规划实施: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改建扩建学校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声学设计规范
混响时间:学校教学用房混响时间的选择对空间语言清晰度至关重要。
设计要求:
交通干线旁的学院应将运动场沿干道布置,并设置噪声隔离带。
产生噪音和振动的设备应远离教学用房,并采取隔声隔振措施。
教学楼内应使用降噪系数不低于0.40的吸声材料。
教室空场500Hz~1000Hz的混响时间应符合特定规定。
学生食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
规划限制:学生食堂的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特定规定,具体数值依据相关表格执行。
教工住宅规划
规划要求:教工住宅的规划应满足一定标准,但具体细节未在参考信息中提及。
以上概述基于提供的参考信息,实际设计规范可能更为详细,并可能随时间更新变化。建议参考最新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规范》文档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