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病

七宝说教育 · 2024-12-26 20:17:55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以下几种:

适应障碍:

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可能包括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失眠、逃学、游戏成瘾、抽烟、喝酒、斗殴等情况。

社交恐惧症:

在社交场合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社会隔离。

焦虑障碍:

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表现为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

抑郁障碍:

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进食障碍:

包括厌食症和贪食症。厌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太胖,害怕发胖,通过节食、过度运动、服用减肥药等造成并维持低体重;贪食症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冲动性暴食,之后又因怕胖而禁食、过度运动、滥用药物等。

强迫症:

控制不住地出现一种想法或冲动,如总是怕脏、反复洗手,总担心安全、反复检查门锁门窗,反复回忆、强迫性思考无用的问题。患者感到痛苦,但无法控制。

重性精神障碍:

如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等,这些疾病均可在青壮年起病,表现为情绪高涨或易激惹、话多、言语夸大、想干大事、忙碌不停等,但多虎头蛇尾,睡眠少、性欲食欲亢进,部分伴幻觉妄想。

此外,大学生还可能面临其他心理问题,如自卑、依赖、神经质等。

自我调整与预防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调整和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学会时间管理和压力应对: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学会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应对压力。

专业治疗与干预

当自我调整无法缓解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治疗与干预。专业治疗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等。

结论

大学生心理疾病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通过自我调整、预防措施和专业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