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平民学校是一个旨在提供教育机会给在北京大学工作的非事业编制员工和外来打工者的教育机构。以下是关于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的一些关键信息:
创办历史:北京大学平民学校最初创办于1918年,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倡导,以“劳工神圣,人人平等”为宗旨,创办了“校役夜班”,由傅斯年、罗家伦等学术大家为北大工友授课。
重开时间:2006年9月,北京大学决定重开平民学校,以传承平等理念、成就平民梦想为宗旨。
课程设置:平民学校课程丰富多样,包括素质拓展、法律常识、计算机和英语课等。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提升综合素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管理机构:平民学校由工会主导,多部门分工负责,如教育基金会、计算中心、体育教研部、总务部、保卫部、教育学院、校团委等。
教育目标:平民学校不仅提供专业知识教育,还通过参观、兴趣小组等课外教学活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社会影响:平民学校体现了北京大学的开放与包容精神,通过教育传播,让大学教育跨越围墙,让更多民众受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荣誉与认可:平民学校曾获得首届全国“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
北京大学平民学校通过其教育项目,不仅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体现了北京大学在社会责任和教育普及方面的努力